第18章

梧桐树下,我盯着手表,秒针走过十二,正好下午三点。颜书恒从不迟到,今天却不见踪影。这是我们“重新做朋友“后的第四次约会——如果每周一次在童年梧桐树下喝下午茶能算约会的话。

手机震动,他的消息跳出来:「抱歉,临时会议,迟到15分钟。给你带了惊喜。」

我抿了口已经微凉的茉莉花茶,目光扫过树下那块我们常坐的石头。三周前,就是在这里,颜书恒将那对银戒递给我,内圈刻着“周&颜颜-forever“。我们约定从朋友重新开始,但戒指却一直戴在我无名指上,像个甜蜜的矛盾。

“久等了。“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颜书恒穿着浅蓝色衬衫,袖子卷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他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袋,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城东那家葡式蛋挞?“我挑眉,“这算贿赂吗?“

“算道歉。“他坐下,从纸袋里取出还冒着热气的蛋挞,“记得吗?小学时我弄丢了你妈妈给的午餐钱,就用零花钱买了这个赔你。“

记忆如潮水涌来。那天我因为饿肚子在课堂上哭鼻子,被同学嘲笑,只有颜书恒红着脸塞给我一个纸包,里面是半个压扁的蛋挞。现在想来,那或许是我人生中吃过最美味的东西。

“你只买了半个?“我故意问,指着纸袋里唯一的蛋挞。他笑了,眼角泛起细纹:“现在买得起整个了。不过...“变魔术般又从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配这个更好。“

保温杯里是我孕期最爱的红枣枸杞茶。我的手指微微发抖,接过杯子,热气氤氲中他的面容有些模糊。连这种小细节都记得,过去一年他是怎样在回忆里度日的?

“下周我要去参加一个活动。“我转移话题,从包里拿出一张传单,“丧子父母支持小组。想...一起吗?“

传单边缘被我捏得有些皱。这是我们重逢后第一次直面那个失去的小生命。颜书恒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接过传单时我们的指尖短暂相触,像被烫到般同时缩回。

“好。“他最终说,声音低沉,“什么时候?“

“周五晚上。“我注视着他的反应,“如果你不方便...“

“我会去。“他打断我,眼神坚定,“我们一起。“

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在他脸上,照亮了那道小小的疤痕。我突然想起十五岁的他为寻找我而与人冲突的画面,那个执着的少年如今坐在我面前,依然愿意为我面对最深的伤痛。

周五傍晚,我们并肩走向社区中心。颜书恒穿着深色西装,比平时正式许多,像是要去参加什么重要会议。我穿着宽松的棉麻裙,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无名指上的戒指。

“紧张?“电梯里他问。

我点点头:“不知道会面对什么。“他的手轻轻碰了碰我的,又迅速收回:“无论如何,我在。“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十几对夫妻,年龄各异,但眼中都带着相似的伤痛。主持人是位温和的中年女性,她邀请每对夫妻简单介绍自己和失去的孩子。轮到我们时,颜书恒突然握住我的手,力道大得几乎发疼:“我是颜书恒,这是我妻子周婧颖。我们失去了女儿桐桐,在孕期20周...“

他的声音哽咽了,我惊讶地转头,看到他通红的眼眶。这个在公众场合总是冷静自持的男人,此刻脆弱得像个迷路的孩子。

“她有一双像婧颖的眼睛。“他继续道,声音颤抖,“我们给她准备了一屋子玩具,却只能带一盒骨灰回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这是我们第一次公开谈论桐桐,第一次听颜书恒描述他的痛苦。在支持小组的两小时里,他紧握我的手,分享了我们如何分开又重逢,如何在伤痛中学习继续前行。

回家的路上,夜风微凉。颜书恒脱下西装外套披在我肩上,雪松的气息包围了我。

“我不知道你...“我轻声说,“这么痛苦。“

“我以为坚强是对你最好的支持。“他望着远处的霓虹,“直到一个人住在那间公寓,每晚对着墙壁说话,才发现压抑情感只会让痛苦更长久。“

我们在十字路口停下,红灯倒计时闪烁。他突然转向我:“分手后,我经常开车去咖啡馆外,看着里面的灯光到深夜。“

“为什么?“

“怕你像梦里那样消失。“他苦笑,“就像十岁时被突然带走,连道别的机会都没有。“

信号灯转绿,行人匆匆穿过马路,只有我们站在原地。我伸手抚上他的脸颊,感受到微微的胡茬和湿意。他闭上眼睛, leaning into my touch.

“我不会再消失了。“我轻声承诺,“无论发生什么。“

他点点头,握住我的手贴在唇边,一个轻柔的吻落在戒指上。

接下来的几周,我们的“朋友约会“逐渐增多。除了梧桐树下的下午茶,还有一起看电影,逛书店,甚至去了趟游乐园——弥补我们小时候没机会一起去的遗憾。颜书恒在过山车上吓得脸色发白却强装镇定的样子,让我笑出了眼泪。同时,咖啡馆也在悄悄变化。“治愈角落“的牌子被我换成了“新起点“,墙上挂满了我们从小到大的照片:第一次春游,初中毕业典礼,重逢后的第一次约会...只有正中央留着一块空白。

“这里准备放什么?“一天打烊后,颜书恒站在空白处前问道。

“未来的照片。“我擦拭着咖啡机,没有抬头,“还没发生的那些。“

身后一阵沉默,然后是他走近的脚步声。他接过我手中的抹布,指尖冰凉:“下个月是桐桐的忌日。我想...我们可以一起去看看她。“

我点点头,喉咙发紧。这是我们一起面对而非逃避的又一个证明。

忌日那天,天空飘着细雨。墓园里,颜书恒撑着一把黑伞,我们并肩站在小小的墓碑前。上面只刻着“桐桐“两个字和她的生卒日期,简单得令人心碎。

“我带了这个。“颜书恒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木雕,是一只展翅的小鸟,“去年在云南学的木工。觉得...她会喜欢。“他将木雕放在墓碑前,然后跪下,手指轻抚冰凉的石碑:“爸爸和妈妈都很好。我们...又开始相爱了。“

雨滴顺着他的发梢滑落,分不清是雨是泪。我跪在他身旁,将一直攥在手里的东西放在小鸟旁边——一片新鲜的梧桐叶。

“从我们的树上摘的。“我轻声说,“这样她就永远不会孤单。“

颜书恒转向我,眼中的爱意浓得化不开。雨声中,他缓缓靠近,唇瓣轻轻贴上我的,一个克制而温柔的吻,带着雨水的清凉和泪水的咸涩。

“我爱你,婧颖。“他在我唇边低语,“从未停止。“

回程的出租车上,我们十指相扣,谁都没有说话。雨停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在路边积水上闪闪发亮。颜书恒的手机突然响起,他看了眼屏幕,眉头微皱。

“林医生?“我试探地问。

“嗯。“他挂断电话,“可能是随访。“

“你还在做心理咨询?“

“偶尔。“他收起手机,“她帮我...理清了一些事。比如为什么我总想保护你,却忽略了你的坚强。“

我想起那个假婚礼请柬的把戏,不禁莞尔:“她是个好医生。“

“也是个好朋友。“他微笑,“她说如果我们结婚,她要坐主桌。“

“谁说要和你结婚了?“我故意板起脸。

“这个。“他捏了捏我戴着戒指的手,“还有这个。“轻吻我的指尖,“还有...“

出租车司机咳嗽一声,后视镜里投来无奈的眼神。颜书恒笑着靠回座椅,但手依然紧握着我的。

回到咖啡馆,雨后清新的空气从敞开的窗户涌入。我走向“新起点“角落,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我觉得...是时候填补这个空白了。“

屏幕上是在墓前颜书恒吻我的瞬间,小雨模糊了背景,但我们的轮廓清晰可见,他低头,我仰首,中间是那个充满希望与救赎的吻。

“完美。“他站在我身后,下巴搁在我发顶,“不过还缺了点什么。“

他从钱包里取出那张我们珍藏的小脚印拓片,轻轻贴在照片旁边:“现在齐了。“阳光突然变得强烈,照在照片和脚印上,像是某种祝福。我转身抱住颜书恒,感受他有力的心跳透过胸膛传来。窗外,一片梧桐嫩叶随风飘入,落在我们脚边。

“看,“他弯腰拾起叶子,“新生命。“

我将叶子夹在菜单的空白页上,他默契地在旁边写下日期。这个简单的动作,比任何誓言都更像承诺,我们终于准备好,一起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