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熙五年(1194)年夏,辛弃疾再次被罢官.回至上饶住在飘泉,亲自动工建成新居,经营瓢泉庄园决意“便在此地接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
庆元二年(1196年)夏,带湖庄园失火,辛弃疾举家迁移,迁移到瓢泉的辛弃疾彻底放飞自我。
过着游山逛水,饮酒赋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彻底脱离仕途,再加上瓢泉田园的恬静氛围,与村民的质朴所感动,灵感如泉涌般出现。
写出《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浣溪,泉湖道中走,闽宪别诸君》、《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阵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等大量描写瓢泉四时风云,世情民俗和园林风物遣头抒杯的诗词。庆元四年(198年),辛弃疾被授予主管.中佑观之职。嘉泰三年(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佗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知绍头府浙东安抚使.实现一生理想的机会,在花甲之年遇到。虽迟,却终是到了。
只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听到消息后,年迈的辛弃疾精神为之一派,作为曾率2000人在金人大本营大开杀戒的狼人(比狠人还多一点),为让辛弃疾发挥余热,他先后被起为给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
次年,了解众多金国资料,面见宋宁宗,坦言保证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被加为宝漠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并奉朝请不久后.出知镇江府,获赐金带。
辛弃疾任知镇江府时,登临北固亭,看着浪水不断拍打礁石,江旁边的森林郁郁葱葱,不时有知更鸟绕树飞旋,夕阳慢慢地离开自己的岗位,走向离开多时的家。
现此,沉寂多时的辛弃疾,伸出手,想亲手抚摸这绝画卷。错愕!本强壮有力的手已布满褶皱,随风飘扬的白发拂过脸颊,如老树般古老的脸庞已不复当年红润。夕阳西下,黄昏归去,江山迭送,方才惊觉,自己的时代已与自己的毕生追求背道而驰;欲,再执笔,握长枪,马踏山河定江山,再谱一世风云图,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忆古殇,叹今朝,思绪飘飞,感怀之下的辛弃疾默然执笔,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停怀古》。笔落,心殇,注视着夕日落幕,天地归暗,昏暗的天地间只剩,幼安矣!狭长的身影愈来愈窄,直到泯灭于黑暗。奴隶看起来温顺,但不代表着善良,奴性极重的人,对同类一定极其凶残因为他们从奴隶主那里失去的自尊,需要从同类中得到补偿。
宋朝,永不缺奴隶.一见宋朝要再次反抗自己侍奉多年的主子,一些谏官马上调准予头对准刚上位的辛弃疾,疯狂的给辛弃疾添堵,导致辛弃疾被降为朝散大夫,提举冲佑观,又被差知绍兴府,雨浙东路安抚使.可这一次任命,却让辛弃疾看清这朝堂上上下下,只想龟缩一域的内心与自己当年来此希望派兵北伐的情形如出一辙。
刚燃起的北伐之心彻底熄灭.朝廷令辛弃疾赶赴行在奏事,试兵部侍郎.可看清朝廷的辛弃疾可不惯着,你们不是想我走吗,那我就圆了你们的意,走!
开禧三年(1207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任命其为框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浙江杭州)上任,但诏到铅山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清辞同年九月初十1月3日)。辛弃病:病逝,享年六十八岁,一心北伐恢复中原,却只能铁马冰河入梦来,临终时,大呼“杀贼,杀贼!
前生肆意纵横,官场半生蹉跎,空留大憾遗后世。
二十二岁开始自己的传奇生涯,到六十八岁病逝,四十四年未遇明主,虽是现存宋词最多的作家,却终是未能圆自己的武将梦:复宋土,夺燕云,灭金国,终是一场空!文武全才,一代天骄,人品气度,皆冠绝当世,四十年的日夜奋斗,文学创作,只为恢复一统,为百姓,亦得太平与繁华,英雄的豪情壮志当世谁能懂?
惜,一代英雄豪杰,却遇上惊弓之鸟般的皇帝与满朝佞臣!若遇大雄才大略之帝王,必是燕山刻石,曲水流觞之功,垂后世.蹉跎半生,空留大憾遗后世,长扼叹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