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壹 《山行》创作背景

自古逢秋悲寂寥,历史上,我国诗人在秋天总是吟咏哀愁。杜甫作《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辛弃疾《昭君怨》: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唐代诗人杜牧年轻时遇到挫折也是如此,然而到了晚年,也许是活明白了,他变得乐观豁达起来,不再只看到秋天的“悲”,而是有了一双发现秋天“喜”的眼睛。于是他经常坐着马车到处郊游,有一次马车把他带到了一片枫林间,他感叹枫林之美,作出了这首家喻户晓的《山行》。

贰 译文

沿着石头做成的小路登上远处深秋的山巅,在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我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晚间的景色,被霜浸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艳丽。

叁 简笔画古诗

肆 快速记忆

关键词联想法:远、山、白云、停车、霜叶。想象你到远山的白云生处,停车赏霜叶。

伍 赏析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全诗写了诗人深秋登山观赏枫叶的事情,“寒山”“石径”“人家”“枫林”等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动人的自然美景。晚间枫林的美景使诗人陶醉,在深秋百花凋零的季节,他没有像其他诗人一样感极而悲,而是以豪迈、爽朗的口吻挥笔作诗,表现了诗人对深秋枫林的喜爱及豁达、大气的情怀。

陆 作者介绍

杜牧(约803—约852年),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诗风豪迈爽朗,擅长文赋,其中《阿房宫赋》流传甚广。因晚年长居于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柒 思维导图整理一图把握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