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思维导图速记小学生古诗词
- 卢龙斌 陈景龙
- 747字
- 2025-04-10 13:10:45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壹 《小儿垂钓》创作背景
中国有句话叫:“高手在民间”。你别小看那平时摆摊维持生计或没事买买菜做做饭的小老百姓,其实人家本事大着哩!这不,一个修补铺的门前正乌泱泱地围着一大群人呢,原来,他们在看铺主胡令能呢!他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修锅铺铺主,还是一位诗人呢!有一天,胡令能在去农家游玩的路上,看到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儿正学着大人的模样钓鱼呢,遇到有人问路还生怕吓走鱼儿,不回应问路人。胡令能觉得这一切有趣极了,于是便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首《小儿垂钓》。
贰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的、可爱的孩子在学习钓鱼,他侧着身子坐在青苔上,野草遮映着他的身体。遇到过路的人过来问路,他远远地招招手,因害怕鱼儿受到惊吓而不回应别人。
叁 简笔画古诗

肆 快速记忆
情景联想法:想象一个蓬头孩子学着垂钓,侧坐草丛里。路人问路,招手不回答,就怕惊走鱼儿。
伍 赏析
《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创作的一首诗,诗里描写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孩在学钓鱼的场景。诗的前两句写小孩的外貌和钓鱼时的体态,“蓬头”“稚子”“侧坐”“草映身”等一系列对小孩的细节描写,无一不体现着小孩的天真活泼;后两句路人借问时小孩小心翼翼,生怕吓走鱼儿,不敢吱声,用这样的反应来烘托他钓鱼时的认真、谨慎。全诗通过对小孩的形态和神态的描写,刻画了一幅小儿垂钓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活泼,充满童趣,也体现出诗人轻松愉快的好心情。
陆 作者介绍
胡令能(785—826年),唐代诗人,贞元、元和时期人,祖籍河南郑州中牟县。早年胡令能是一名手工匠人,家境贫穷,只能靠帮别人修补锅碗瓢盆为生,人称“胡钉铰”。后来敬仰列子,于是隐居到列子家乡——莆田。胡令能的作品传世只有4首,其中《小儿垂钓》为代表作。
柒 思维导图整理一图把握全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