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前的巨树下。
早已有两位管理宗族的妇人等待着,一见花雨,便上前拜见。
花雨虽然不喜这些礼节。
但是为了宗族的稳定,在花云和李寻渔的再三劝说下,也就任之由之。
不过,在他一再坚持之下,倒是把除了祭拜先人外的跪拜礼节,都已取消。
看着自己的长辈向自己行跪拜之礼,花雨怎么想都觉得浑身不舒服。
取消之后,确也自在了许多。
两位妇人是目前,负责管理族长大院之人。
同时,也负责在花雨不在的时候,管理村中的一切集体事务。
自那场大乱之后,村中已经没有了年长的男人。
宗族的管理,挑选的全部是当时存货下来的遗孀。
这两人能力得到村中所有人认可,做起事情来比大部分男人还要利索。
花雨才放心地,将村中的事务交给了她们。
而他和花云等人,则在村外继续奋斗。
“玉竹婶,小月婶,我回来了,这次估计能多呆一段时间。”
花雨笑着对两位妇人说道,语气中也能听出轻松和开心。
年稍长的是张玉竹。
面容和煦温柔,眼角总是带着笑意,在花家村中极受爱戴。
年轻一点的另一位妇人,名为秦小月。
脾性却正好跟张玉竹截然相反,五官端正秀丽,肤色略黑,不苟言笑,却另有一番英武之气。
其做事也如其表现的一样,严肃而生硬。
村中赏罚之事皆由她负责。
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她手下吃过教训,有些畏惧。
张玉竹比秦小月更擅与人交往,一般需要沟通一类的事情,都是由她出面。
跟李寻渔及其他少年们打过招呼,两人便分立花雨两侧。
沿着入村的青石大道,往族长大院行去。
一路上,张玉竹向花雨汇报着村里发生的事情,取得的成果等等,偶尔还有秦小月略作补充。
其实,花家村人淳朴自然,没有太多心机勾斗,基本上用不着什么管理。
最多的也就是族人们读书修炼之事,一切都显得轻松祥和。
只有那从劫难中活下来的七十多妇人,在偶尔的遥望中,还能看到眼底深处的痛苦,悲伤和无奈。
村子重建之后,花雨等人逐渐有选择性地,把真相告诉了这些妇人。
虽然悲痛欲绝,但她们也都挺了过来。
把全部的心思,都投入到了村子的重建,以及对存活下来的一百多小孩们的照料培养中。
数年下来,有部分妇人,已经习惯了照料族人的生活。
再加上自身能力的原因,她们开始放弃了仇恨。
转而开始全心建造这个村子。
初时,花雨并不能理解她们。
杀父杀母之仇,灭家灭族之恨,怎能放下?!
但随着在外界经历世事的繁杂,花雨的思想愈加成熟,也开始理解她们的选择。
世间本来就不止一种颜色。
每个人也都必然有着自己要走的道路。
自己不能,也没有资格,非要强迫他人跟自己走同一条路。
更何况,她们都是自己的亲人。
仇要报!
但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着,而且还要活得好。
花雨早已不怪她们:
我们负责报仇雪恨,她们,负责活着!
回大院的路上碰到许多族人,大部分都开心地跟花雨打着招呼。
年轻一点的,则都羡慕崇拜地看着花雨。
私下里开始探讨各种或编撰或脑补的,关于这位少年族长的传奇经历。
村子里的一切都没有变,淳朴,轻松,自在。
不像外界那样繁杂,劳累。
一路行来,花雨嘴角的笑意就没消失过。
这里,是他心底最美好,最柔软的地方。
也是他这一生,发誓用尽一切力量去守护的地方!
村子里的族人们,早习惯了花雨他们经常性的回来又消失。
所以花雨回村,算不上什么大事。
除了那些心性跳脱,总羡慕着外界广阔繁华的少男少女们,有着一些激动外。
其他人打过招呼后,也都是自做自事。
抱着小红到了族长大院,这里跟花老爷子在时,没有什么两样。
干净、整洁、朴素、自然。
按下心中的悲伤和感叹,花雨嘴角的笑容,终于消失了。
每次回来,他都必然会首先去祠堂拜祭。
凤西原等人,早在秦小月的示意下离去。
穿越大堂,走过两进院落。
穿过一块方圆二三百米,夹杂生长着稀疏青草,白麻颜色石块铺成的广场。
便是花家村祭祀祖先的地方——宗祠。
花老爷子在时,这里叫族祠,仅有花氏族人死后方可入内。
后来被花雨改了规矩。
花家村六姓合为一宗,只要是花家村之人,死后都要入内立灵位。
这样的规矩,让花家村活下来的人更有归属感。
也更亲近团结,算是没有辜负花雨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