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十四年,春,英华殿,早朝。
群臣服拜,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高高在上的黄金龙椅上,隋帝杨广威严的面容平静无波。
只是看着殿下这满朝拜服的臣子们,眼中闪过一丝阴冷。
群臣高呼他圣明。
又通过了他努力了数年,终要推行运河开凿计划。
这是大隋开朝以来最大型的工程。
举一国之力打通东西南北水道,西至幽州东入海,北起辽州南通云州。
这工程直接沟通大隋四方。
建成之后,东西南北之间的路程,也会缩短到现在的二分之一。
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概念。
意味着从此大隋境内的财货贸易成本,减少了至少六成。
军队的辐射力度和强度,加强了至少一倍。
对朝廷的集权统治,有着无比巨大的意义。
在杨广还能完全掌控大隋军队,并且以让各大势力之人,进入军中掌握军权为代价的妥协下。
打通大隋水道的计划,在经过一番利益争夺之后,顺利敲定。
隋帝杨广想借此,加强朝廷的掌控力。
各大势力,也想借此稳固或扩大自身的利益所得。
双方一拍即合。
最后到底谁能得利,那就只能是各凭手段。
“退朝!”
司礼太监一声高呼,早朝结束。
浩大的运河大计划,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这一次,花雨没有再插一手的想法。
这个世界的发展历史,跟他上一世记忆中的历史有相似,但却又不同。
近二十年的探查和了解。
在这个世界,大隋朝廷虽然受到各大豪门世家宗派掣肘。
但仍然是无可争议的庞大王朝,对于大隋疆域,仍然有着强大的掌控力。
而且,大隋两代帝王,都是能力强大、英明睿智的有为之主。
但也正因为太有能力,这偌大的王朝之中,又怎能容忍有他人掣肘?!
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
就花雨了解到的天下形势。
四海升平,举国百姓安居乐业。
无论如何也看不出天下动荡、大厦将倾的兆头。
但是,历史的相似性,让花雨选择了相信跟上一世历史相同的判断——大隋将亡。
有了这样的结果认知,再由果索因就简单的多。
杨广一次次出手,各大世家宗阀的一次次反应。
在结果导向下,都明显地透露着阴谋的气息。
只是花雨手中的实力还是太弱,无法更进一步地了解到更深层次的信息。
但是他确信,在这天下太平的表象之下,必然有着他所不了解的危机在酝酿着。
只等着一朝惊天爆发。
毕竟,那些传承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势力。
难道真能容忍,出现一个坐到自己头顶的太上皇?
这是用脚趾头,都能想到的答案。
杨广太强,他的掌控欲也太强。
这样的帝王,是各大超然势力无法接受的。
那就只能有一个办法——变天。
隋帝杨广在算计各大势力,以实现自己目的的同时。
各大势力,也在借机落下自己的棋子。
真正的结局会如何?
花雨不知,杨广不知,各大势力也不知。
但他们各自都有着掌控棋局的自信,尘埃未落之前,一切都未可知。
而花雨必然地相信,这次运河计划是双方落子的关键一环。
这样的关键环节,以山外山庄的实力,参与进去只能是吃力不讨好,甚至惹得一身骚。
他只想隔岸观火,趁着两虎相斗的空挡。
将山外书阁和山外学堂两张大牌巩固并发展好,为以后的大乱谋利打下坚实基础。
大略已定,花雨就在山外山庄坐等好戏开场。
得到暗卫传回朝堂消息的隔日,花雨便回到山外学院。
召集学院几大负责人,通知他们,山外学院即日起对外招收学子提高标准。
同时加快从山外学堂,吸收精英弟子入院潜修。
几年时间里,各大势力聚集山外学院,早已达到了最初目的。
该有的交涉,早已通过暗地里的渠道传回了核心。
至于这里,也成了各大势力废物利用的场所。
势力中受到排挤或是旁系人员,会被派往山外学院“深造”。
如果能达到先天之境,则能重回家族或是帮派当中,其后代也会因此蒙荫。
说白了,这已是他们的流放之地。
但也是他们的希望之地。
因为,在花雨的计划中,他们这些边缘人士,将是“革命”的火种。
也是他翻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报仇,就要先自保。
就要修炼,要资源,要有能够对抗敌人的实力。
花雨不知要多大的实力,才能够达到标准。
但是只要一日没能寻得敌人的消息,那就说明实力还差的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