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民族国家复兴中的女性境遇和女性话语: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与妇女解放思潮互动关系研究
更新时间:2025-04-28 11:21:15 最新章节:第29章 注释
书籍简介
本书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对人类历史长河中男权中心文化统治下女性历史境遇和文学境遇的认识上。在充分吸收借鉴四十年来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以全球化语境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为背景,聚焦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1895—2020年)120多年来中国妇女解放思潮与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之间互为因果、互为依存、互动发展的紧密关系和发展态势,梳理百年来各个时期妇女解放的思想脉络,并对各时期重要节点递次演进中的女性文学所反映的中国女性的命运轨迹、解放意愿、价值诉求及其解放路径和存在的困境进行考察,探寻中国近现代女性写作的轨迹;同时通过发掘文本中潜藏的女性视角、女性声音和解放诉求,进而梳理呈现民族国家由近代向现代演进的过程中,中国妇女不断挣脱锁链获得解放,以“半边天”的气度与实绩,在中华女性发展史上谱写的璀璨夺目的历史华章。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马超 张学敏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在结构上分为上、下两编,各有三章。上编论司空图其人、其诗、其文及其与《诗品》的关系,主要内容是司空图的生平与诗文创作研究、司空图诗文创作及其与《诗品》的关联研究、司空图《诗品》探索与诗学发微。下编聚焦于司空图《诗品》的今译、英译、回译与海内外传播,包括《诗品》的注释、今译与英译,《诗品》的回译、今译与渗透,以及《诗品》的域内外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等内容。文学35.5万字
- 会员计东(1624—1676),字甫草,号改亭,江苏吴江人,清初诗人,古文家。七岁能文,年十五补诸生,文誉日高,尝以王猛、马周自比。甲申之变(1644),著《不共书·筹南五论》上史可法陈说南都攻守之策,“可法奇之,弗能用也”。南明亡后,不愿应举,闭门苦读经史。入清后因贫无以养,于顺治八年(1651)开始参加科举考试。顺治十二年(1655),贡入太学。顺治十四年(1657),举顺天乡试,名动京师。顺治十文学32.7万字
- 会员本书聚焦20世纪中英现代主义群体跨文化互动生成的跨文化的文学场。探讨该文学场的缘起、剑桥使徒社—布卢姆斯伯里小组的中国情结、牛津现代主义才子群体的中国之旅、剑桥现代批评派领袖I.A.瑞恰慈和威廉·燕卜荪的中国行、徐志摩的英国现代主义感知和传播、叶公超开拓的中英诗学新境界、钱锺书奠定的中国现代批评格局,以及萧乾和叶君健的跨文化旅行书写。归纳出中英现代主义对话与认同的五类结构模式——考察式审美类型、考文学34.8万字
- 会员本书回溯了美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概括了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状况,回顾了为这一发展历程做出突出贡献的贝娄、辛格、马拉默德、罗斯等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四大奠基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特征,然后梳理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国内外研究状况。从认同、民族认同概念出发,分析了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建构美国民族认同的核心内容及其主要原因,美国犹太文学建构民族认同的相关举措,为学界开展其他国文学37万字
- 会员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极具文化特色的历史时期,中华文学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在此期得到全面展示。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创作集中于元明清三代,创作者百余人,有别集传世者50余人。本书从历史、文献、思想史等多个维度对这个时期的蒙古族汉诗创作展开讨论,通过空间—政治秩序建构下的元代蒙古族汉诗创作、精神—心灵秩序建构下的明代蒙古族汉诗创作、历史与空间建构下的清代蒙古族汉诗创作三个部分,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元明清时期蒙古族汉文学56.5万字
- 会员本书从“诗性”这一独特的角度切人徐訏的小说创作,从文化学、心理学、哲学等层面关照这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如何在战争年代以及香港的商业化语境中秉持严肃的创作态度,从而展现出他对人的命运、存在及其意义的思考。同时,通过对徐訏小说诗性品格的审视,也重新思考了徐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文学1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