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变迁在线阅读
会员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变迁

季水河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9.2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2 11:26:37 最新章节:第15章 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全面回顾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关系,并将之总结为三个方面:从历史进程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影响了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体系建构,推动了它的空间拓展,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从理论范畴看,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意识形态范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现实主义范畴的核心资源,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论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民族形式范畴的学理依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文学批评范畴的根本遵循;从发展趋势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在中国当代还需要开放扩展,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和文学批评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活动。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清理了媒介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论述之间的内在关系,从媒介的角度为文学的发展寻找到了终极的“物质动因”,并详细论述了媒介与符号、文学之间的内在关系;本书尝试建构了新的文学史观,分别从媒介和符号的角度重新进行了中国文学史的断代分期,得到了不同于以前的分期结果。本书对中国诗歌体裁的演进原因及路径从媒介和符号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找到了推动文体发展的本质力量,提出了“乐诗”、“文诗”的新文类。
    朱恒文学25.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为研究对象,以罗斯的身份探寻和历史书写为内在主线,本着连续和嬗变的原则,兼顾年代顺序和作品创作主题,聚焦罗斯的三种主要身份:犹太族裔身份、美国国家身份和作家写作身份;梳理罗斯身份探寻的起点,分析作品中身份的焦虑到对犹太族裔身份、美国国家身份和作家写作身份的最初探寻,认为这些身份并非割裂,而是具有逻辑上的对立关系,并在多种途径上发生联系,交织在一起;探究罗斯的身份探
    苏鑫文学17.9万字
  • 会员
    近年来,图书市场频爆冷门,平民非虚构文学作品成为图书市场的畅销书,不仅获得了出版界的青睐,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一些普通公民不仅写史出书,作品还在年度好书榜名列前茅。本书以这类非虚构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民间述史作品的概念、分类、特性、价值、热因等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并对14名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述史作者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文本解读。
    任雅玲 张爱玲文学20.7万字
  • 会员
    反映小城人生的小城小说是不同地域的具体小城之文学呈现,也是中华民族生活与文化的生动记录。作者认为,中国现代小城小说是由系列短篇结构而成的散文体小说,这些小说组合成了“中国的日夜”。每一地域的小城小说,通过对该地域的定点透视,在表现种种生活场景及价值意义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该地域及其民众的整体俯瞰与理性剖析。从生态学、人类学的视角回望、检视各地小城小说,我们会发现中国人威蕤丛生的生命景观。小说中的各种物
    张瑞英文学31.7万字
  • 会员
    约翰·爱德加·怀德曼(1941—)是当代美国著名非裔作家和社会评论家。在半个多世纪的勤奋笔耕中,他凭借精致的风格和对于当代问题的严肃思考荣膺诸多奖项,被誉为“当代最杰出、最有才华的黑人男作家之一”。怀德曼在作品中一再抒写其本人的创伤和家族悲剧,重访非裔的历史创伤,也关注后民权时代美国内城区底层阶级不能承受的宰制、歧视和隔离之痛。本书在创伤理论观照下,结合当代自传理论和新历史主义理论,深入阐析怀德
    陈红文学10.9万字
  • 会员
    本书所说“史传”,是用刘勰《文心雕龙·史传》中所说的“史传”概念,指先秦至晋宋(即《文心雕龙》论述到)的史书,包括《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等。史传与文学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一,史传本身就是文学。史传是文学,首先是一种观念的认同,也就是早期人们对史学与文学同类、同体关系的一种认知。同时,史传蕴含着文学的性质、特点和韵味。其二,史
    邓裕华文学24.6万字
  • 会员
    这是作者2007—2017年间的部分论文结集,共分为四辑,涉及近代文化交涉和比较文学等方面的相关议题。第一辑是以梁启超与晚清文学新变为讨论主题。第二辑则集中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涉与翻译研究。第三辑涉及傅兰雅于1895年推动的“时新小说”征文事件。第四辑算是附录,收有2篇书评、2篇考证小文和1篇翻译的论文。这部论文集包含了一系列有趣的个案,以跨学科的视角来讨论近代中外文化交涉,以文学、历史和翻译的互动等
    姚达兑文学25.8万字
  • 会员
    《元白诗笺证稿》以元稹、白居易诗为研究对象,分别论述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和《艳诗及悼亡诗》,以及“元白诗”中篇幅最大的《新乐府》和《古题乐府》,共六章及附论五篇,达25万字。陈寅恪认为唐诗与作者的社会阶级及政治生活有密切关系,而“元白诗”具有其他唐诗不具备的史料特点,这既与白居易与元稹所在的中唐时代有关,也与“元白诗”的内容和数量有关。作者以考据的形式对元稹、白居易
    陈寅恪文学16.9万字
  • 会员
    “乌托邦”是许多理论家科幻批评的关键词,尤其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幻批评中居于核心地位。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幻文学的密切联系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达科·苏恩文发起的科幻批评标志着西方科幻批评的马克思主义转向。自此以后,乌托邦逐渐演化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幻批评的终极视域。本书分析西方科幻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转向的成因,深入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科幻批评的“乌托邦”视域。在此基础上,对苏恩文、詹姆逊、莫伊兰
    王瑞瑞文学13.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