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失控与自控
更新时间:2024-02-04 16:01:03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我们可以通过软件和算法获得真爱吗?为什么自动驾驶汽车会陷入俄罗斯坦克谬误?我们在网上购物时,有多少五星级好评是真实的,有多少是买来的?我们应该相信决定谁应该获得工作、贷款或社会福利的秘密算法吗?法官和警察越来越依赖不透明的“黑匣子”算法来预测刑事被告是否会再次犯罪或出庭,这可靠吗?如果社交媒体平台的业务是向刊登广告的品牌方出售我们的注意力和时间,那么社交媒体值得信赖吗?我们是否应该沉迷于滚动鼠标浏览消息,让身体产生更多的多巴胺?在智能世界,算法和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甚至决定我们的生活,但我们真的了解这些技术的局限和风险吗?本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数字技术,并为我们提供掌控自己生活的策略和方法,以避免被人工智能掌控。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何文忠 朱含汐 汤雨晨
上架时间:2024-01-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德)格尔德·吉仁泽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于上海的农村区域,对其文化服务政策和文化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认为在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时,须按照农村区域的生态特点,供给与农村生产生活相适应的文化产品。书中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及政策优化建议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在案例分析部分,从社区营造、党建引领、新乡贤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机制等视角,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探求其背后的运行机制。社科14.2万字
- 会员获得感是民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其需求满足过程和结果的主观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经验的综合反应,其心理内涵应能充分体现民众心理的共识性表征。本书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借鉴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范式,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建构和实证探索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感的内涵及其结构进行解读,建构测量指标,编制测量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阶层与流动等因素对民众获得感的影响。社科12.1万字
- 会员精神健康一直是社会学关注的范畴,个体的精神健康状态必然嵌入在一个社会形态之下,由社会形态建构而成,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社会价值观等形塑着个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行为。在市场化环境下,农村老人不再扮演一家之长的角色,而是与青年人一样,需要通过“经济的”(比如个人收入)或“工具性”价值(比如看护孙辈)来证明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如果说传统家庭秩序的维系是有赖于家庭伦理,那么现代家庭秩序的基础则在于家庭社科15.8万字
- 会员本书挑选当代拉美社科思想界十二位奠基性学者的代表性作品,从依附理论、解放哲学、霸权理论、后殖民理论,到女权主义运动史、大众文艺。以去殖民的立场、超越本土民族主义和跨学科的视野,梳理了拉美本土思想肌理。不仅为读者深描了拉美及其所处的国际体系、殖民结构、全球文化格局中的坐标,而且这些论著也是当代诸多批判理论的思想奠基,为我们在后殖民时代重新思考全球秩序提供重要参考。社科29.5万字
- 会员《社会网分析讲义》是“清华社会学讲义”系列之一,自第一版发行以来,受到师生广泛好评。为了吸纳社会网领域的前沿主题和最新研究进展,作者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删除了个别陈旧的知识点,增加了大数据与社会网。第三版内容涵盖了社会网(以及社会资本)领域的重要主题,定位仍是以初级分析技术为主、以NCINET指令为辅,同时提供一些研究范例作为学习参考,以便初学者能很快上手做社会网研究,是一本既有广度又有深社科22.7万字
- 会员根据社会学的信任功能论,信任是现代组织工作环境复杂性的一种简化机制,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作为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种媒介力量,因其给予了行动者积极而确定的行动预期从而能够增加人们参与合作的可能性。本书梳理了信任概念的基本脉络,设计了组织垂直信任、水平信任和制度信任三个基本概念的量表,采用2007年和2017年中国城镇职工样本的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技术探讨了社会转型期中国组织信任的结构与过程,对组织信任的社科15.3万字
- 会员实践知识是另一种品质的知识。实践者是实践知识的创造者,因此也应该是他们所创造的实践知识的书写者。本书呈现了一批多年来扎根于农村/牧区的实践者书写的推动了乡土变革的实践知识,为当下正在迅猛发展的农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实践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借鉴。本书也呈现了这些实践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这更值得学习和传承。社科20.8万字
- 会员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数字经济领域逐渐成为新就业的沃土,发挥了就业蓄水池和稳定器的作用,这无疑缓解了传统经济吸纳就业不足的问题。然而以灵活性为特征的新就业既引发了传统劳动关系的变化,也对现行的劳动力市场管理和规范制度提出了挑战。本书利用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对新就业以及雇佣关系变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在研究思路、分析模式、指标确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雇佣关系影响机制和治理策略的探讨,无社科9.8万字
- 会员中国正面临因人口快速老龄化,进而造成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结构性失业问题愈加严重的困境。我们不禁要思考,中国劳动力市场供给结构究竟呈现什么特征?又应如何缩小劳动力市场的技能缺口?本书所阐述的内容和观点,正是针对上述两大问题,基于劳动力供给侧视角,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分析维度,探讨和挖掘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的症结所在,以期通过优化升级劳动力供给结构、深化劳动力供给侧改革,缓解劳动力市场技社科1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