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时间简史:土木工程系在线阅读
会员

清华时间简史:土木工程系

朱宏亮等编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文化史16.2万字

更新时间:2023-08-10 17:57:18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为庆祝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系95周年,土木系专门组织人员队伍,系统收集查阅史料,访谈相关老领导、老教工、重要校友等,整理、筛选资料,分工撰写《清华时间简史——土木工程系》一册。详细讲述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发展历程,从国立清华大学早期土木工程系的设立与发展、西南联合大学时期的土木工程系、复员时期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系的恢复,到1949年至1966年期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调整与发展、“文化大革命”时期清华大学土建系的历程,再到“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土木系的发展。邀请清华大学校友、土木工程系所有离退休教职工、在职教职工、历年系友、在职学生、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回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木工程系。
品牌:清华大学
上架时间:2022-04-01 00:00:0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清华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朱宏亮等编著
主页

最新上架

  • 这是一本以河流为主题,讲述英国历史的通俗史学读物。全书共分为八章,涉及英国萨塞克斯地区与乌斯河有关的历史。从十三世纪野蛮的贵族战争到十九世纪博物学家对恐龙化石的挖掘,从古老的民俗传说到二十世纪文学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对河流的诠释。作者用流畅且富有诗意的语言,将河流沿岸不同时期的历史串联在一起,探讨河流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与人类文化不可忽视的关联。
    (英)奥利维娅·莱恩文化14.2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于首批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译介活动,以译者、译事、译作和译论为线索对其进行描写性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提供史料、还原历史语境,对这些活动进行实事求是的解析与评价,挖掘其在中国翻译史、中国革命史乃至民族救亡史中的积极意义。本书适合翻译专业学生,以及对中国翻译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陈德用文化16.6万字
  • 会员
    《徽学》是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集刊,主要刊发海内外高水平徽学研究成果。本刊注重徽学研究的原创性成果,讲求学术性、理论性、前沿性,开设“文献与文书”“宗族与社会”“徽商与经济”“学术与文化”“理论与综述”“比较及其他”等专栏。本书为第十三辑,共19篇文章,文章多数为与徽学研究有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以及安徽省重点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周晓光主编文化22.2万字
  • 会员
    你相信吗?80个汉字就能展开一个朝代的历史!“习字通史”是一套集提升书写水平、了解汉字演变、速通朝代历史为一体的多功能丛书。每册围绕一个朝代,通过80个汉字的演变过程与书写指导,展开80段历史故事。《写好八十字,通习元代史》围绕元代展开,成—成吉思汗、太—太子真金、坡—南坡政变……一本书读下来,读者既能够掌握80个汉字的书写技巧(提供软笔、硬笔书法双视频),了解80个汉字在演变过程中的“前世今生”
    张矗编写 陈泊涵绘 景喜猷 杨子实书文化5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完整、系统阐述有清一代北京文化发展的学术专著。全书共分十四章,从满洲人入关进入北京,到清王朝灭亡,围绕着北京文化发展变化的脉络,将清代不同时期北京文化的文化形态、文化特征以及文化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全书通过对清代北京文化二百六十余年的变迁阐释,揭示了经历了清代一朝,北京文化如何成为北京古代历史上最为成熟、最为完备的文化体系,展现出清代北京文化在北京史研究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作者通过
    马建农文化26.3万字
  • 会员
    你相信吗?80个汉字就能展开一个朝代的历史!“习字通史”是一套集提升书写水平、了解汉字演变、速通朝代历史为一体的多功能丛书。每册围绕一个朝代,通过80个汉字的演变过程与书写指导,展开80段历史故事。《写好八十字,通习元代史》围绕元代展开,成—成吉思汗、太—太子真金、坡—南坡政变……一本书读下来,读者既能够掌握80个汉字的书写技巧(提供软笔、硬笔书法双视频),了解80个汉字在演变过程中的“前世今生”
    张矗编写 陈泊涵绘 景喜猷 杨子实书文化4.8万字
  • 会员
    你相信吗?80个汉字就能展开一个朝代的历史!“习字通史”是一套集提升书写水平、了解汉字演变、速通朝代历史为一体的多功能丛书。每册围绕一个朝代,通过80个汉字的演变过程与书写指导,展开80段历史故事。《写好八十字,通习元代史》围绕元代展开,成—成吉思汗、太—太子真金、坡—南坡政变……一本书读下来,读者既能够掌握80个汉字的书写技巧(提供软笔、硬笔书法双视频),了解80个汉字在演变过程中的“前世今生”
    张矗编写 陈泊涵绘 景喜猷 杨子实书文化5万字
  • 会员
    这是第一部解读“无陂不成镇”现象的文化“史记”。作者以散文的笔触,既将“无陂不成镇”放在北纬30。的文明坐标上解读,结合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交融发展过程,揭示其“楚风豫韵”的文化特征,又从《诗经》《楚辞》《史记》等中华文化经典中,查证“无陂不成镇”含义的衍变与方言源头。同时,以考古成果、方志、家乘等多重证据支撑,传承开新,探寻“无陂不成镇”的当代价值。真可谓“一头连着古老的楚魂,一头通向生机勃勃的
    裴高才 王凤霞等文化49.4万字
  • 数千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并试图将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传给后世——不仅仅是“如何”生存的技巧,更是“为何”存在的原因。这些问题的答案,深藏于艺术、建筑与文学之中,需要跨越时空,在不同文化间寻找共鸣。在本书中,我们将穿越文化史上的璀璨时刻,见证人类在拓展生存空间和发现自我时的巨大成就:从古埃及王后的失落之城,到玄奘穿越西域的求索之路;从庞贝古城出土的神秘南亚女神像,到留在月球上的时间胶囊……每一个故事都凝
    (美)马丁·普克纳文化2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