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五代十国全史VI:后唐三朝
更新时间:2023-05-05 16:18:25 最新章节:唐主自焚
书籍简介
繁华盛唐,衣冠缙绅,终是狂澜难挽。“五代十国全史”全套八部,唐末五代通俗说史类作品,以史料为本,用缜密的逻辑分析和生动幽默的笔触,道尽这一纷争不断、波谲云诡的重要历史时期。重点叙述从唐末黄巢起义,到宋灭北汉的一百多年间(875—979年)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黄巢起义、梁晋争雄、五代更替、十国兴起、赵宋统一等,详细解析其始末缘由,全景描绘唐宋间五代十国大乱世。全套八部,分别是《黄巢起义》《万马逐鹿》《朱温称霸》《大唐末路》《后梁帝国》《后唐三朝》《契丹强横》《三贤帝时代》,本书系第六部《后唐三朝》。
品牌:现代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04-01 00:00:00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现代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麦老师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研究了在3—9世纪中国药学的形成期,医生、宗教人物、朝廷官员和非专业的士大夫如何使用有毒之药物来医治顽疾、强身厚生。通过聚焦汉语中“毒”字的概念是如何引导医者采取各种方法,将危险的毒物转化为灵丹妙药,作者清楚地揭示出毒物在中国传统医学和中古社会的重要地位。本书讲述了汉末到初唐时期涉及毒药的医疗纷争和政治事件,彰显了“毒”对于当时人们如何感知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政治至关重要。作者还研究了中国古典药历史14.9万字
- 会员《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增订本)》选取南宋从治世转入衰世的宋光宗、宋宁宗两位帝王作为研究对象,从内禅闹剧、庆元党禁、对外战事、权相专政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南宋中期的政治社会问题,也剖析了光、宁两朝的南宋不由自主地走向衰微的历程和原因。在《水浒寻宋》一书中,虞云国教授另辟蹊径,依托其数十年宋史研究成果,以一种综合而全面的方法解读《水浒传》。在全书一开篇的“读法篇”中,虞教授总结了各种《水浒传》的读历史44.5万字
- 会员《蔡东藩中国通史(插图版)》套书共10册,是一部以中华经典人物、事件为核心写就的通史教育历史读物。全套书根据故事场景绘制了近千张精美的国风插画,为读者创造出轻松活泼的阅读氛围,将知识性、趣味性和故事性完美结合,让青少年读者在趣味阅读中了解历史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打下学科基础。《蔡东藩中国通史?两晋篇(插图版)》通过96个故事,100幅插图生动讲述了从司马氏篡魏、司马炎建立西晋到刘裕篡晋一百余年的历历史14.7万字
- 会员何为好的历史写作,好的历史写作如何达成文景·未央致力于收录汉语原创历史非虚构作品,打破地区与时段,呈现跨学科、多视角的历史书写,与同好者一起挖掘本土历史写作的更可能,询唤时光,阅读未来。历史268万字
- 会员著名明史学者樊树志教授用五卷两百余万字图文篇幅,以全球史的大视野和生动鲜活的细节刻画笔法,生动描绘了晚明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呈现晚明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大变局。本套书图文双色排版,是完整版《重写晚明史》首次与读者见面。樊树志先生从嘉靖中期内阁更替落笔,以清初吴梅村“忍死偷生廿余载”的悔恨余音收尾,用翔实的史料和历史学家的深厚学养见解,向读者娓娓讲述晚明这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历史18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作者以大量原始资料为依据,对边区的政权建设、社会经济、土改及妇女解放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很多令人信服的结论。本书尽力克服先前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中普遍存在的宏大叙事倾向和价值预判“偏向”,以一种“新革命史”的视角和逻辑手法,通过对各种新史料的多重比对和缜密分析,使边区革命进程中的各种主客观因素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形成一个大致可视的“全相”。中国史22.3万字
- 会员以往学界经常使用的“西学东渐”这一概念,过于宽泛,因为具体到各个国家的思想文化资源,都不尽相同,尤其是与“英美传统”和“苏联资源”有异的德国思想,更是具有鲜明的特性。同样,在“西学东渐”进程中,由于接受主体的不同,往往决定了受者选择趣味与价值取向的重大差别。考察德国思想资源之进入现代中国,留德学人的作用举足轻重。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本论文选择现代留德学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具体写作中,将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史28万字
- 会员司马氏家族与魏晋礼法之士的政治思想对魏晋官方儒学影响颇深,但在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中却很少人关注。本书从思想理念、制度建设及政治斗争三个层面系统地分析该利益集团的政治思想,指出杂糅道、法之学的儒学思想主导了他们在政治实践中的思想特征,从而更为全面地揭示官方儒学在这一时期的理论特点、演变过程与历史意义。中国史2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