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古人一样读古诗:野藤斋教读《千家诗》在线阅读
会员

像古人一样读古诗:野藤斋教读《千家诗》

张仁贤注解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中国古诗词11.6万字

更新时间:2021-11-11 18:18:40 最新章节:送毛伯温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像古人一样读古诗——野藤斋教读〈千家诗〉》,采用普通话读书音诵读千家诗。《千家诗》因其广泛的流传性及浅显易懂的特点,很适合作为古典诗歌的入门读本。学好《千家诗》,可为以后诵读甚至写作旧体诗词打基础。“教读本《千家诗》”既响应国家政策,又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品牌:青岛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6-01 00:00:00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青岛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仁贤注解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诗经》是歌,吟唱着中国人的婚丧嫁娶与喜怒哀乐;《诗经》也是经,塑造了中国人委婉优雅的品格、朴素简约的审美和爱憎分明的观念。黑龙江大学刘冬颖教授从《诗经》中甄选精华百句,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带领我们遨游于《诗经》所描绘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之间,体验那份源于生活的真挚情感和无尽遐想。本书巧妙融合现代人的情感需求与思维视角,涵盖了爱情、婚姻、家庭、劳动、战争、自然等多个主题,展现了古代社
    刘冬颖文学6.9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对先秦文本、先秦日常史和文学家经历的了解和解析,以不断回溯原文的方式讲解人类文明初开、车未同轨书未同文的先秦时代的文学脉络。
    扬之水文学14.4万字
  • 会员
    本书全面回顾了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把其分为三个历史时期,此期唐诗学呈现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特征。通过对民国学者唐诗研究论著进行文本学解读,系统提炼了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所形成的丰富学术观点。在此基础上,从唐诗史论、唐诗艺术论、唐诗体派论三个方面建构了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所形成的理论体系。最后,在系统总结民国时期唐诗学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民国时期唐诗研究在方法论和理论建树方面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走
    赵耀锋文学30.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跟着诗词游浙江”书系之“瓯江山水诗路”卷。瓯江山水诗路以瓯江、大溪、龙泉溪为主线,覆盖温州、丽水部分行政区域,其中永嘉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本书以诗为起点,以路为依托,以场景、故事和风物为叙述载体,记录蕴含于自然风光、传统村落、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现代生活空间中的浙江人文风韵,以此传递出诗路浙江所包含的最安静的风景和最沉默的文明,以及它们背后所蕴含的独特而又鲜明的东方生活美学。本书
    杨肖 关嘉艺著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编著文学4.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宋刻《毛诗诂训传》(二十卷)为底本,精选81篇作精讲。编写体例为:原诗、注释、翻译、导读。
    程翔编著文学26.5万字
  • 会员
    宋代是节令体系成熟发展的鼎盛时期,日趋繁盛的节俗推动了节令诗的大量诞生。宋代节令诗蕴含着优美的文学情思与生动的民俗描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宋代节令诗研究》一书主要立足于文本细读,并在历时比较的视野下对宋人节令诗进行系统性的专题研究。全书首先考察节令诗中的女性书写、儿童书写、农家书写,其次探讨节令对宋人生命情境的渗透,再次剖析宫廷节令与应制书写、权力运作的关系,最后从组诗、典故、题材、语言等层面
    李懿文学20.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跟着诗词游浙江”书系之“浙东唐诗之路”卷。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自钱塘江经绍兴、浙东运河、曹娥江至剡溪再达新昌,直至台州天台及温州的诗意之路。本书以诗为起点,以路为依托,以场景、故事和风物为叙述载体,记录蕴含于自然风光、传统村落、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现代生活空间中的浙江人文风韵,以此传递出诗路浙江所包含的最安静的风景和最沉默的文明,以及它们背后所蕴含的独特而又鲜明的东方生活美学。本书充
    杨肖 关嘉艺著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编著文学3.9万字
  • 会员
    《中国诗歌研究》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诗歌研究。栏目设置有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诗歌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研究、当代海外华人诗歌研究及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诗学史及诗学文献研究、青年论坛等。在海内外学术界有很好的声誉,是广大诗歌爱好者和广大师生的重要参考书。
    赵敏俐主编文学23.4万字
  • 会员
    本書在系統梳理唐以前敦煌地區漢文化生成歷程的基礎上,運用文獻学方法,對中古時期(指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區文人詩歌傳播問题,作了细緻的專题研究,發現如下兩種現象:1.敦煌舆内地之間的文人詩歌交流,是自東向西的單項流傅,且吐蕃時期中原文人詩向敦煌的流傅,極有可能是中斷的。2.中原文人詩傅入敦煌以後,其接受群體不斷擴大、流傳範圍不斷擴展,個别文化素養較高的敦煌本地人士,甚至掌握了詩歌創作技能,並從事到了詩
    侯成成文学1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