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历代家训名篇译注
更新时间:2021-06-02 16:06:06 最新章节:王夫之 示子侄
书籍简介
本书集成了历代家训之精华,收入中国历朝历代各领域代表人物的家书遗训,包括:史学家:主要代表人物有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在弥留之际以毕生志愿托付司马迁,充满了对修史事业的历史担当。二十四史中《魏书》的作者魏收,在厉尽官场艰险后,告诫后辈要谛言端行,成为正直的人。魏收族叔、大唐名相魏徵之父魏长贤,以复亲故之书,表达自己忠孝立身的坚定信念以及“以忠获罪”“以信见疑”的悲愤。文学家:主要代表人物有“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开创玄学新风的嵇康,临刑前在诫子书中指导儿子如何立志为人、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谨言慎行、如何自保避祸。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繁华落尽见真淳”的陶渊明,在大病之后,“自恐大分将有限”,以家书教导自己的五个儿子如何为人处世,字里行间充满坦荡从容之情。诗如错采镂金,与谢灵运并称“颜谢”又为渊明好友的颜延之,其《庭诰》一文内容广博,为《颜氏家训》之先声,从修身、养性、持家、处事、治学等方面,诫子孙后辈养成理想人格。与苏轼并称“苏黄”,工诗文、擅书法的黄庭坚,以自己耳闻目睹之事,向其子强调家庭和谐的重要性。政治家与军事家:主要代表人物有东汉开国功臣,马革裹尸、老当益壮的马援,告诫侄子要谨言慎行,谦虚敦厚,勿作轻薄之人。西晋开国元勋,文武兼资的羊祜,要求儿子“行己莫如恭,自责莫如厚”,做到恭敬、谨慎。蜀汉忠臣,有王佐之才、三分天下的诸葛亮,诫其子及外甥,须淡泊宁静,志存高远。被后人誉为“国朝人物,当以范文正为第一”的范仲淹,诫其子侄恤饥寒、慎交游、勤学奉公。思想家:主要代表人物有遍注群经,自成一家,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勉励儿子努力探求君子之道,不断学习钻研,慎重对待自身的态度仪表,敬重、亲近有道德之人,不断完善自己的德行。“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长子出门游学前写信提醒儿子切记“勤谨”二字,指导其如何在学习、礼仪、交友等方面做到尽善尽美。经史子集无不赅通,中国传统学问的集大成者王夫之,勉励子侄除流俗之习,养天地正气,为人处世,立志为先。除此之外,更有目录学鼻祖刘向,心学宗师陆九渊,卧冰求鲤的孝圣王祥,萧然物外、自得天机的医圣傅山,谆谆教诲,垂诫后人。
品牌:上海古籍
上架时间:2021-05-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古籍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蜀汉)诸葛亮 (宋)范仲淹等著 余进江选编译注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作为研究对象,对四库“小说家类”的纂修史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对纂修过程中的采进、筛选、编校、删改、禁毁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比较研究《总目》的现存稿本、诸阁本、《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和浙本、殿本《总目》“小说家类”提要,勾勒四库小说观念和著录体例的生成历史。古籍22.5万字
- 会员这是一本有关《周髀算经》解读的作品。本书包括对《周髀算经》的长篇论述、《周髀算经》全文白话译文、《周髀算经》全文原文及详细注释、相关附录、参考文献及综合索引,意在为现代读者提供一种全面的《周髀算经》第一手史料。新论重新考察了《周髀算经》的宇宙模型,原文注释则讨论了几乎所有的技术性细节及有争议的问题,白话译文融会了汉代赵爽、北周甄鸾、唐代李淳风等各家注释的精华。同时,本书还特别分析了《周髀算经》中所古籍7.6万字
- 会员《折狱龟鉴》是一部古代司法案例集,由南宋郑克编撰。折狱,意为断案、审理案件。龟,龟甲,常用于占卜,以预知吉凶;鉴,镜子。龟鉴,即为借鉴之意。作者希望通过书中众多的案例,为后世之人提供借鉴。此书是在五代和凝、和?父子所著《疑狱集》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和完善,增加了大量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全书分为二十门,分别为释冤、辨诬、鞫情、议罪、宥过、惩恶、严明、矜谨、察奸、核奸、擿奸、察慝、证慝、古籍0字
- 会员本书以《国语》为切入点,通过对《国语》学史的梳理来呈现经学史的演变历程。作为一部经学序列中的边缘文献,《国语》是观察经学边界变动演化的浮标。因此,本书将《国语》置于经学史发展的宏大背景中,通过梳理《国语》在经学史演变过程中各个重要节点的不同境遇,特别是历代学者对《国语》不同的认知定位,寻找《国语》在经学史中的变动轨迹,并探求这种认知差异背后的经学史演变根源,以此确定历代经学的边界,进一步归结出经学古籍16.1万字
- 会员1700多年前,战国魏襄王墓被盗,一批竹简古书重见天日,这就是著名的“汲冢竹书”,其中只有一部先秦文献较完整地流传到今天,这就是《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该书记述了西周中期周穆王远征西域的事迹,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全书共六卷。前四卷记述周穆王从宗周出发,北征犬戎,继而出雁门、入河套、祭河伯、登昆仑、会见西王母、狩猎大旷原,最后返回宗周的经历。卷五专记周穆王东巡河南诸地事,是穆王巡狩中原的实录古籍30.1万字
- 会员本书对臧庸及其《拜经堂文集》的整理和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研究篇、点校篇、资料篇。研究篇即《臧庸及其〈拜经堂文集〉述论》,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现存《拜经堂文集》的版本和内容进行评介,一是依据臧庸之《拜经堂文集》和《拜经日记》、相关史籍和清人诗文集的记述,以及近现代学者的相关研究。点校篇即对《拜经堂文集》进行文本识读、分段、标点和必要的校勘。或有少助。资料篇。研究历史必须以可靠的史料为基础,古籍29.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