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闽西南区域协同发展
更新时间:2021-05-11 15:10:29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本书全面梳理了闽西南协同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从体制机制、产业发展、港口海运、文化旅游、金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入手,广泛借鉴欧洲、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等国际和国内一体化实践经验,为“十四五”时期厦门如何在闽西南协同发展中更好发挥引领作用,使其行稳致远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上架时间:2020-10-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田德文 黄平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结合我国现状及发展实践,对口协作对区域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对口协作产业园起到带动及辐射当地济的作用。本书通过多次实地走访调研,从政策、产业、空间、管理、招商、运营、投融资等多维度结分析对口协作产业园验,并通过具体案例突出典型对口协作产业园的及亮点,以期为区域合作发展提供一条可、可供参考的路径。经济15.3万字
- 会员长江经济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其发展伴随着环境挑战,急需平衡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本书从企业投融资视角,构建理论框架,采用逻辑推演与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环境规制与金融发展如何通过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创新。同时,本书以长江经济带上市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环境规制虽促进绿色创新,但也对特定企业创新投入产生抑制,尤其是对非国有企业和小型企业,而金融发展缓解了这种负面影响,提高了对创新的支持。本经济16.4万字
- 会员浙江省正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其中缩小城乡差距是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本书是对浙江省通过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实证研究。本书第一篇是总论,研究了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和内涵,并对习近平同志“八八战略”中有关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论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缩小城乡差距的思路。第二篇是比较研究,分析了英国、德国和韩国城乡一体化的经验;比较了国内上海、重庆和广东等省市城乡一体化的经济16万字
- 会员商贸流通的加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的主要趋势,不仅是扩大消费、拓展内需、促进就业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相比于世界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我国商贸物流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相比于世界会展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会展业发展速度快,但整体竞争力较弱,发展不平衡现状较为明显,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尚未完全体现,合作化、国经济14.8万字
- 会员本书共分为三篇十章,包括发展篇、挑战篇和探索篇,分别从天津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谋发展的探索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涉及生产经营、投融资、人才队伍引育、创新创业、新动能培育等多个维度,涵盖营商环境改善、转型升级探索、数字与智能化发展、众创空间建设等多个专题,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培育动力、创造机遇,促进未来天津民营经济跨越式、高效能、绿色健康发展。经济17.2万字
- 会员本书聚焦于数字科技与乡村振兴,从□□的城市战略定位出发,分析了数字科技促进北京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以及数字科技促进北京乡村振兴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北京市数字乡村建设特点、需求,提炼出适宜□□近郊发展的数字乡村建设模式;等等。针对北京市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需求及问题,搜集并整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案例,总结各地做法的同时借鉴其经验,提出了适用于北京地区的数字乡村发展的可行性建议。经济22.1万字
- 会员本书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该区域进行城乡融合的现实逻辑、发展特征、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的研究。本书分为四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主要内容为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第四章,主要内容为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的战略意义、现实基础及实现逻辑进行剖析。第三部分为第五章,主要内容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融合水平测度与问题分经济14.5万字
- 会员本专著是针对中国吉林省农村地区生活水准的影响要素的统计分析研究,本书以城市和农村作为两种不同的生活地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日双语对照的研究方法,研究城市生活地域和农村生活地域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环境和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别。本书首先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倾向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吉林省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总体情况,收集近几年的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通过计量分析、对比分析,数据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经济7.6万字
- 会员实现资源在时空上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是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良性循环的基础。本书以河南省为例,以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生态水文学为理论基础,寻求适应区域域情发展的资源环境与生态安全格局的优化路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区域资源环境与生态安全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并分别从自然资源生态特征、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及驱动力、景观格局演变、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构建等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中原经济7.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鉴于沿边开放战略对我国沿边地区空间地理的深远影响,本书以我国的沿边开放与区位演变为现实背景,分析影响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各层次发展政策,并探讨这片区域的发展态势,以期为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照,因此,在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现实背景下,该书的出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区域17.3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包括城市弹性理论研究、城市弹性测度模型、城市弹性时空演变、城市弹性协调度时空演变、城市弹性及其协调度时空过程、城市弹性及其协调度演化特征分类等基本内容,以及其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区域8.2万字
- 会员本书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为例,利用Logistic模型、线性回归、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分析和预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城市化进程;利用分阶段增长率法、趋势线预测法、动力系统(MATLAB/SIMULINK)模型分别预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以及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城市未来10年乃至40年城市规模发展趋势并进行政策仿真实验,剖析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及城市规模优化发展方略。区域7.4万字
- 会员本书研究中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发展问题,系统地分析了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报告系列中的一本。由浙江大学周谷平教授主编。区域30.1万字
- 会员本著作的研究以上述问题作为切入点,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分析。首先,以创新系统的视角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和转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五个方面阐述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并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分析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其次,通过对西部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率的空间动态演化趋势研究,得出二者呈非线性关系的推断;接着,为进一步分析西部区域创新能力如何非线性的作用经济增长,构建了区域10.7万字
- 会员本书以影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成长发展的重要问题即如何在非均衡区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基于制度逻辑一资源行为总体框架,分别从制度逻辑、资源行为和内在机理三个方面,系统地研究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问题。采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制度逻辑一资源行为总体框架的构建、模型的构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依次从制度逻辑、资源行为以及制度逻辑与资源行为内在规律等重要层面,系统地研究生产性服区域13.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