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圆融的生生之美:方东美的生命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情理圆融的生生之美:方东美的生命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

刘欣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文化研究16.1万字

更新时间:2021-04-21 10:57:15 最新章节:第9章 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方东美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其学思历程中始终表现出对审美问题的敏感、关注和探究。总体来看,他以现代西方生命美学为参照,重新阐释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诗意的语言复活了其中的生命思想,建构了以传统文化为本位的生命美学体系。这不仅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美学的创造性转型,同时亦促使中国美学重新回到了对人本身的关注,从而为解决现代性发展所造就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思想上的有效资源。全书围绕方氏生命美学所涉及的四个核心问题展开:生命本体论是其美学体系的哲学基础;美感生成论是其基于生命本体论而对生命之美的生成根源、条件、内在机理,及其在中国传统儒道佛三家中的具体表现给予的说明和论述。
品牌:陕西人民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8-01 00:00:00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刘欣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涉及民俗、传统手工技艺、传统音乐类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包括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祀、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藏族赶马调。本书首次全面详实地介绍了各种文化遗产的形成衍变、发展脉络、基本内容、表现形态、基本特征、价值与功能、代表性传承人存续状况,以及传播与影响,并辅以曲谱、照片等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大大增强了全书的资料性、学术性和可读性。
    王显晖 阿牛木支 安图主编文化13.9万字
  • 会员
    本书从身份认同这个角度切入,以个体的现实身份、群体的族裔身份、性别身份、语言身份和艺术身份等几方面来透析海外华人文学的跨文化特质,阐释有代表性作家的个性特征、群体与流派之形成、发展与影响,其作品主题、风格之变化等等^通过对海夕卜移民作家作品的观照,结合传统文本细读批评和文化研究的方法,分析在异域多元语境中文化建构之意义。人类不断的智慧探求呈现了人性刚柔并济的广度和深度,那些释放心灵能量创造出交织着
    吕红文化27.2万字
  • 会员
    本书立足于美国南方作家尤多拉·韦尔蒂的作品,运用身体研究、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探讨了神话语境、淑女文化、种族文化、工业文化等视域中身体叙述的表征内涵,展示了美国南方文化在传承与革新中的建构与解构、遵从与反叛、冲突与融合、和谐与无序等,这种对立互动全面而科观邸反映了美国南方人生存状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通过身体维度的解析与阐述,生动呈现出韦尔蒂独有的诗学旨趣和文学取向。
    赵辉辉文化13.1万字
  • 会员
    当前中国的崛起正处在关键时期,必须树立“文化立国”新理念,使文化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根据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和国家新近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要求,结合当前各地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要全面增强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活力,营造文化经济的发展优势,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管理方式,本书即以此为研究背景,从唯物主义历史观与马克思社会
    刘琼文化18.6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汉学期刊研究视角解读《教务杂志》办刊历程,梳理近代汉学知识传播网络,通过期刊文本和数据分析阐释汉学传统嬗变中的传播主体、主题和话语,展现刊物在汉学研究中的独特贡献与价值。
    薛维华文化9.9万字
  • 会员
    伯夷叔齐的传说从产生以来,各个不同阶层的人,各个不同领域的人对其评价各不相同,但是都建立在同一事件的基础之上,经过了岁月的淘洗,其中所蕴含的意蕴因为角度不同而更加丰富,故事所展现的价值观也在众多的阐释与演绎中呈现多元化。本书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对众说纷纭的观点进行考辨,理清其渊源和相互的承传关系。追本溯源、尽可能细节化地考辨、梳理清楚各家观点中相互抵牾的部分,参考各家研究方法和角度,无论是学科的
    王芳文化22.3万字
  • 会员
    老舍的跨文化视野之于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老舍早年的欧游经历和社会活动,形成了其看待东西方文化的基本视点:既不因热爱本国传统文化而护短,也不因盲目崇拜他国文化而自卑。作为一位具有传统人格和现代思想的知识分子,老舍对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文化进行了独具慧眼的理性审视,对东西方文化进行了对比、互鉴,显示出宏大的思想视野。
    李东芳等文化19万字
  • 会员
    本文集汇编了作者的21篇论文,代表了作者在国际谚语学研究方面的贡献。这些文章从建设谚语学理论、探讨社会实践中的谚语与认同、解析美国的谚语与政治生活、挖掘谚语与日常生活的意义等四个方面系统而完整地介绍了作者在半个世纪里的探索与成果。在理论上,作者基于欧美的宏大文化史,从多学科视角深入探究谚语的起源、传播与意义,充实了谚语学的理论与方法框架,对构建任何一种语言内的谚语学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和研究模式。
    (美)沃尔夫冈·米德文化30.7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文献、纸草、铭文等多种史料,以犹太观念为切入点和载体,探究了犹太文明在希腊化罗马时期的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犹太文明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以及罗马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博弈,立体地展示了相关时期地中海世界各主要文明的犹太观念在长时段上的变化以及文明间的相互影响而造成的犹太观念的叠加与变异情况。全书详细探究了文明中心主义在古代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深入理解相关时期的犹太文明与地中海世界
    郑阳文化19.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