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说
更新时间:2021-03-12 16:36:04 最新章节:中华经典名著 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已出书目)
书籍简介
王通离世后,他的门生们为了纪念他,弘扬他的思想学术,于是仿孔子门徒作《论语》而编撰了《中说》。《中说》也称《文中子说》。全书共分为王道篇、天地篇、事君篇、周公篇、问易篇、礼乐篇、述史篇、魏相篇、立命篇和关朗篇十篇。佚文《叙篇》里云:"文中子之教,继素王之道,故以《王道篇》为首。古先圣王,俯仰二仪必合其德,故次之以《天地篇》。天尊地卑,君臣立矣,故次之以《事君篇》。事君法天,莫如周公,故次之以《周公篇》。周公之道,盖神乎《易》中,故次之以《问易篇》。《易》者,教化之原也。教化莫大乎礼乐,故次之以《礼乐篇》。礼乐弥文,著明则史,故次之以《述史篇》。兴文立制,燮理为大,惟魏相有焉,故次之以《魏相篇》。夫阴阳既燮,则理性达矣,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故次之以《立命篇》。通性命之说者,非《易》安能至乎?关氏,《易》之深者也,故次之《关朗篇》终焉。"是对《中说》的一个简略概括。十篇皆以文章标题为核心,用讲授的形式,以及与众弟子、学友、时人的问对,记录保存了王通主要的言行和思想。是后人研究王通思想以及隋唐之际思想发展的重要文献。《中说》最早有北宋阮逸注本及龚鼎臣注本,南宋有陈亮重编本。阮逸注本流传至今而龚鼎臣本、陈亮本皆佚。三全本《中说》吸纳前辈整理的成果,在注释和翻译过程中充分参考各类原典以期对文意有更为准确的把握,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务求做到文字明达雅正。
上架时间:2020-11-29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老子》一书,分为“道经”和“德经”。《老子》之“德”的根本特征是“自然”与“无为”。所谓“自然”,乃自本自粮、本自具足、自是其是之意;所谓“无为”,乃不加施为、任其自化、顺其自然之意。学术界对《老子》“道经”的研究成果颇多,而对于“德经”的研究却尚显匮乏。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以《老子》“以道观人”“以道观万物”和“以道统德”的“大道观”为视角,解读《老子》“德经”并参悟其对当下学校教育和道德修养哲学21.7万字
- 会员“经”和“权”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一对重要范畴。经权观的研究,不仅可以直接揭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处理道德准则的普遍性与道德生活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的思路和方式,而且对理解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特质与属性,不同学派或思想家之间伦理思想的差异,不同时代伦理思想的损益,都是重要的切入点和理论依据。本书通过对中国传统经权观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历史演变、伦理意蕴、现代启示等问题的研究,系统探析其发展逻辑、核心哲学29.3万字
- 会员“中华经典百句”和“中华经典通识”系列丛书,是中华书局推出的当代各领域名家、大家讲读中华经典的“大家小书”。“中华经典百句”,选取国人必知的经典金句,纵横古今、贯通中西地进行讲解和阐发,导引读者轻松自由地汲取中华经典的文化菁华,建构立身处世的精神世界。王阳明是十六世纪明代中国的大儒,他的思想被后人称作“阳明心学”,是宋代程朱理学之后儒家哲学发展的又一理论高峰。而记录王阳明论学语录和书信集的《传习录哲学8.1万字
- 会员《老子学集刊》由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主办,面向海内外道家、道教研究者,对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老子学、道家、道教展开多方位、多视角的探讨,明道立德,法真贵朴。每年出版一辑,每辑有一主题。哲学24.4万字
- 会员本书是“古典今读名家论坛”丛书的一种。本书由东南大学樊和平教授、伦敦大学姚新中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杜祖贻教授共同倡议,重新研习传统典籍的瑰宝,从而建立现代教育的根基。本书对《论语》进行英文解读,有利于英语世界的读者的阅读。哲学12.4万字
- 会员本书采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道家“忘我”命题,以探索道家心性修炼对人们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全书厘清了“忘我”的含义、特征、修习方式,并对忘我体道与身心疗愈的逻辑关系、忘我的结构及其测量、忘我状态的生理特征、忘我修习对自我意识的影响、忘我修习对认知的影响、忘我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本书除了使用传统的方法与工具之外,还引入了实验法、内省法、脑电技术等,积极推进了道家心理学的发哲学1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