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伟大的尘世之诗: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研究
更新时间:2020-11-30 10:15:37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伟大的尘世之诗》描绘的是美国现代诗史中最强者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从文本捕捉到诗学辩洁,贯穿了李海英敏锐的问题意识、生动的在场能力和富于睿智的洞见。史蒂文斯在超验性和经验论之间、在观察与想象之上,探索着“最高虚构”的“真实”,探索着新的物性和新的灵性,成就为一种“伟大的尘世诗歌”,由此获得了两种成功:诗意的成功实现与诗学的成功阐释,同时获得两种价值:诗歌价值与诗学价值。《伟大的尘世之诗》从三个方面阐释史蒂文斯:观察诗人在现代诗歌语境中的位置,在本土及域外所发生的隐秘而持久的影响;探讨诗人的姿态和意图,从铁事思维、观察方式、主题选择、抒情困境、现代叙事等角度考量诗人的具体作为,进而叩问现代诗的本质问题;以长诗“蓝色吉他”“虚构笔记”与“秋天的极光”为主,兼顾其他文本及诗学构想,分析诗人是如何创造出同时满足理性和想象力的当下之诗,建立了以现实结构为中心参照物的诗歌理论。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海英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是作者现代文学史料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本书聚焦于对现代作家佚文的挖掘、校勘与阐释,涉及的对象有鲁迅、冰心、冯至、姚雪垠、王西彦、叶公超、高长虹、周佛吸等。作者秉持“报纸是现代作家的‘起居注’”“民国报纸、副刊是现代文学重要的史料库”的观念,运用朴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民国报纸的“田野调查”,搜集和整理现代作家的诸多佚文,以期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作出贡献。文学26.9万字
- 会员本书由21位教授、博士、作家、学者,以各自的专业特长为立足点,以应用性、博通性、开放性为原则,选择具有代表性、原创性且适合本科生接受水平的论题作为讲演内容。整部书稿分成区域内两汉三国特色文化、中外语言文学研究与学术素养、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文学创作与写作能力四大板块。全书共由21讲构成,依次分别为:汉水文化撮要;论汉水流域的水浒戏及其传播意义;诸葛亮与汉中——试论诸葛亮对汉中战略地位认识的矛盾文学34.7万字
- 会员基于文献与口述资料,结合民俗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多学科方法;本书通过回溯1949—1966年民间文学的知识生产场域,引入“国家话语”,分析与阐释这一时期民间文学理论建设、民间文学批评体系的构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民间文学与社会主义新文艺等,纠正了之前学界对1949—1966年民间文学理论建设不足的偏见。本书主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艺、强化中华民族认同、书写少数民族文学史、培文学31.9万字
- 会员“梦记”即日记体梦境记录,具有鲜明的纪实特性,是中日两国古代梦文学共有的叙事形式。日本“梦记”记主常将梦作为出家或信仰转向的启示,判断是否成功受戒的标志,确认修行阶段或者判断修行是否成就的征兆。“梦记”成为其表达宗教信仰的重要场域,具备了“佛教求道录”的性质。中国“梦记”至宋代到达高峰期,涌现出德珍、张载、龙泉等记录“梦记”的人士和长期坚持记梦的苏轼。日本“梦记”高峰紧随中国之后、中日“梦记”的内文学21.5万字
- 会员中国近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女性群体当此巨变之时,思想观念和历史命运都出现明显的转型,这一点在近代女性文学尤其是女性诗词创作和女性小说创作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就女性诗词创作而论,本书立足于才女吴藻、沈鹊应、单士厘、南社徐氏姐妹、秋瑾、吕碧城等近代女作家的作品,找到她们前后期创作的分界点,以此为基点,比较她们前后期创作内容与创作风格等方面的变化,呈现她们女性观念的转型轨迹。就女性小说创作而论,主题类文学20.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