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粉尘危害与尘肺病防治读本
更新时间:2020-02-21 13:24:04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本书内容全面丰富,作者以通俗易懂的提问方式,从普及尘肺病防治知识出发,较详细地介绍了尘肺病的基础知识、诊断依据、综合评估、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康复训练、护理、重要记录等患者关心的问题,提高农民工对粉尘作业危害的认识,做到尘肺病病人自我管理、监测需要介绍实用技能。该书以紧跟职业病防治以及康复新形势、普及新知识、适应社会需要为特色。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18-08-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缪荣明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赤脚医生队伍和三级医疗保障网,覆盖全国各地的农民群体。本书以河北省为个案,充分挖掘、利用相关原始档案,结合公开及内部出版的报刊资料、地方志和老赤脚医生、社员等群体的口述史料,尽力还原1949~1984年河北农村医疗卫生与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及其实践历程的完整面相,考察其优劣得失,期待为当前医疗卫生体制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改革提供些许学术依据与历史借鉴医学29.3万字
- 会员本书汇集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大气污染与健康环境流行病学研究团队近20年来的相关科研成果及方法学研究经验的结晶,相关各个章节均结合实际的研究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近年来大气污染与健康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学分析的新技术、新方法,希望对从事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的学者、公共卫生一线的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在专业上有所帮助。全书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医学18.9万字
- 会员总结近年来,医防合作模式下,疾控机构(结防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防控模式与机构职责,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开展现场工作评价的工作程序和方法,编写面向不同基层单位的评价手册,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总结现场评价工作的实践经验,编写面向基层定点医院、疾控中心、实验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同对象单位的现场评价指导和质控程序和办法,提供经典督导与技术指导案例。总结推广国际合作项目医学4.3万字
- 会员2019年,国务院颁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癌症防治行动作为15个行动之一,明确提出提高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率和重点癌症的早期诊断率。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不健康生活习惯、远离危险因素暴露、定期参加防癌体检是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本书旨在通过介绍常见癌症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可能的危险因素,高危人群、常见的筛查方法、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等,并结合问答的形式,提高公众对癌医学4.5万字
- 会员本报告对我国目前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系统介绍,内容涵盖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三大领域,包括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产业的分析和介绍。全书共20章,前4章从国家层面介绍健康服务业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历史、行业特征、发展重点、政策与法规体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后续章节分别从健康体检、中医药健康服务、妇幼健康服务、健康养老、健康保险、智慧医疗健康、药医学34.8万字
- 会员本书将从项目概况、资料来源与方法、项目实施与结果、主要成就与经验、主要问题与建议五部分来系统总结项目地区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提高肺结核及耐药结核病发现模式的实施成效以及推广的可行性。该书的肺结核及耐药肺结核发现的综合模式引入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最先进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综合模式经过在人员能力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西部地区3年试点的实践检验,不断完善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显著提升了肺结核及耐药肺结核的发医学3.1万字
- 会员健康中国,必将是防与治两条腿一起走路的。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进入深水区,政府投入大量财力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群众小病不出社区,方便就医。其实,从预防医学的角度来看,病后就诊属于第三级的预防,更有意义的举措应该是一级预防,即未病先防。而一级预防的根基就在于群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知识的普及,健康行为的遵守。农民朋友对健康的需求是日益迫切的,关键是如何将这种迫切需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医学2.9万字
- 会员按照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和陆军后勤部卫生局指示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和全军健康教育中心编撰《牧区部队官兵包虫病防治知识与技能手册》。结国家和军队包虫病防治专项任务的相关要求,凝练了40条简单实用的基本知识和20种基本的防治技能。为了便于广大战友们阅读,增加可读性,本书采用问答形式编写,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配以漫画插图。同时配套作品还包括《牧区部队官兵包虫病防治知识与技能挂图》、《医学1.1万字
- 会员指南系统地介绍了预防性化疗、WASH(安全饮用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和控制螺等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策略的建议强度、证据确定性、理论依据以及实施注意事项等,明确了今后血吸虫病防治的方向和要求。指南可为我国消除血吸虫病及开展公共卫生援助人员在以下方面提供指导:(1)血吸虫病感染率阈值、预防性化疗目标年龄组和频率;(2)建设WASH以及控制螺的活动来支持血吸虫病控制与消除;(3)在低度或者即将达到低度流医学10.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