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世界汉学 第16卷
更新时间:2019-12-13 20:03:47 最新章节:中国艺术在俄国与俄国的中国风:17—18世纪中俄文化交流史一隅*
书籍简介
《世界汉学》旨在给关切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事实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各国汉学家,提供一个自由演说的园地,祈望以汉语的方式建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系统之间沟通与对话,建构国际汉学研究的学术桥梁,为实现在21世纪的共同梦想而尽绵薄之力。全书分“汉学视阈”、“汉学名家”、“经典释读”、“艺术史辨”、“文学对话”、“文献钩沉”、“汉语研究”、“学者访谈”等版块。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6-10-15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耿幼壮 杨慧林
最新上架
- 会员该丛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所文集,是从该所期刊《史学理论研究》中选取重要文章结集而成,共为五卷,分别为《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史家》《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理论研究的新问题·新趋向》。该文集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在发掘总结中国史学传统中的理论遗产,介绍和总结中国国外史学理论发展经验和当代趋势,促进中国国内外史学理论交流,培植史学理论人才,促进历史30万字
- 会员本书研究利用了大量的日文原始档案资料,探讨1936年日德缔结防共协定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段历史时期,日本对德同盟政策的发展和演变轨迹,揭示了在对华侵略战争和太平洋地区扩张战略中,日本谋求对德结盟的目的性和策略性,力求还原日德同盟内部存在的利益算计、戏中有戏的事实,从而揭露了日德军事同盟关系的实态。历史25.1万字
- 会员本书视野开阔,考证翔实,结论充满开创性和颠覆性,是一部难得的学术力作!内容横跨稻作史、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和中日文化交流史。从稻作文化的视角,运用语言人类学和考古人类学的方法,基于多学科交叉互证,得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1)苗族起源于湖南澧阳平原的城头山遗址;(2)古苗人最早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3)蚩尤后裔最早将稻作农耕传入日本列岛;(4)日本稻作文化带有鲜明的苗族基因;(5)日本皇族源历史16.9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选取东汉的数位历史人物,通过史料挖掘与史料分析,以叙事形式讲述专业研究者未发现或者关注度不够的历史故事,主要内容包括:爱说笑的刘秀、“云台二十八将”从何而来、彭宠之死、黄宪生平与逸事、梁冀为何怕孙寿、李膺和郭泰的相逢与殊途、“党锢之祸”中的三位边将、皇甫嵩为何输给了董卓、东汉皇帝和他们的生母、东汉宦官的分化与生死内斗、东汉官场的自杀潮、“黄巾”之后的五年等。本书兼具通俗性、学术性、趣味性,历史23.6万字
- 会员《区域史研究》是由中山大学等九所高校内有着共同学术旨趣的一群学者联合创办的学术刊物。自施坚雅打破王朝国家历史叙述的范式,提出从区域的脉络解释中国历史结构的理论起,区域史研究成为学者们试图加深理解国家历史乃至全球历史的重要研究取向之一。其核心问题,是历史上人们的互动如何形成在某个视角下有意义的“区域”。本刊即希望给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展现区域史研究的当前动向、思考认识与最新成果。历史18.8万字
- 会员清代江南地区的乡村塾师是一群在学塾中默默教学,名不出里巷的历史小人物。但是,他们却是乡民心目中的精神领袖,对江南乡村社会的教化、民众日常、家族成长及公共事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书在广泛搜集各种史料的基础上,对江南乡村塾师的经济生活、馆居生活、社会交往、在乡村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了使研究具体深入且有血有肉,本书还选取了张履祥与陈梓进行了个案研究。关心像江南乡村塾师这样一群历史小人物历史21.2万字
- 会员《中国历史文摘》为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创办的学术文摘,每年一期,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文摘从2019年9月—2020年8月国内出版的主要相关史学期刊、高校学报以及综合类期刊中,精选对中国史各时段、各领域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创新见解的精品力作,从整体上反映一年来中国史研究在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上取得的新突破,呈现中国史研究的最新走向与前沿趋势,为推动当前中国史研究的纵深发展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历史55.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