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文本与版本的叠合
更新时间:2019-07-05 15:12:03 最新章节:朴学方法与现代文学研究
书籍简介
本书围绕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本建构及文本与版本的关系来展开研究,以资料扎实、文辞精炼见长,不失为一部较有创见的论著。文本批评专题着重考察了有关“五四”至“十七年”时期文学中的一些重要文本建构现象,为现代文学文本批评提供了某些新的视域和研究角度。其中所提到的多苦意识、言情取向、经济视角、文本裂隙、洁化叙事、八股倾向、副文本现象等都是现代文学研究界较忽视的论题。版本研究专题则是从版本的角度来研究文学文本,更见个人特色,开创了版本批评的研究方法,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既从宏观上考察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汇校本、现代长篇小说的修改本、现代文学版本的研究角度、现代文学研究的版本意识及朴学方法等学术问题,又对现代文学中的一些经典文本的版本变迁、修改现象和释义差异进行了有新意的微观辨析和解读。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3-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金宏宇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南宋浙江词人群体活动的地域平台为切入点,将原本作为创作背景的“空间”“地方”等因素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南宋浙江词人群体活动的地域文化场、词人群体的交际网络、群体酬唱的地域面向等内容的探究,力图还原南宋临安、绍兴、湖州、四明、台州等地词人群体活动与创作的真实状态,揭示浙江地域文化在南宋词人群体酬唱中发挥的作用,以把握浙江地域文化对南宋词坛、明清词坛的走向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为词的发展演变提供多样文化21万字
- 会员本书作者深入湘黔桂界邻侗苗等族群聚居的田野,从共时性与历时性的视角,综合考察了飞山公杨再思从“杨氏祖先”演变为“土著”神明,并跨越地域、族群等界限成为一位重要的区域性神明的历史过程及当下民众多元化的信仰实践。自宋至清历代中央王朝都曾致力推行的神明“标准化”“正统化”,只是该区域社会中信仰演变的一种可能趋向,而不同时期特定区域社会空间中,人们基于客观条件与主观需要展开的飞山公信仰实践,则再现了这一信文化21.4万字
- 会员宋代是行记创作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众多行记佳作,其中不少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与审美价值。作者从文献、文学、文化诸层面对宋代行记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梳理其源流演变,明辨其文体内涵,探讨其中折射的宋人行旅生活面貌。同时,以他者形象为切入点,分析宋人笔下的异域风物、异族形象以及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因子。并从旅行文化的视角研究行记中地—人—文三者之间的关系,借此剖析宋人的文化心态。文化31.4万字
- 会员本书回顾“80后”作家出道以来二十余年的历史,认为“80后”文学是理解这代人的精神窗口,也是这代人献给世界的精神财富。本书系统研究十余位“80后”作家,以聚木成林、汇涓成海的方式,探究这代人的生命体验和精神特质,反思青年作家如何潜入传统,求真问道,在熙攘之世,修己度人,传承人文精神,赓续文学荣光。文化20.2万字
- 会员《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联合打造的学术品牌,是全国致力于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学人们共享的重要研究平台。本书为该集刊的第14辑,精心选用了22篇文章,设置了7个栏目。其中,除常设的经典栏目“区域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区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区域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之外,特别推出的栏目有“云南文化与抗战文学研究”“巴渝文化与文化24.7万字
- 会员什么是超艺术托马森?是附着于土地或建筑,且被保存得很美的无用之物,也是日复一日的熟悉街道中埋藏的独特趣味。本书为风靡日本、至今不衰的“路上观察学”“考现学”经典著作,目前依然常常杀入日本亚马逊社会学畅销榜前十。作者赤濑川原平在偶然散步于东京街头时,发现了一座不通往任何地方但被悉心保存的楼梯,至此开始了对整个都市的另类探索,掀起了一场观察街头和认识附近的运动,并于1986年与建筑家藤森照信、插画家南文化11.5万字
- 会员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既立足于空间以探究其文学文化书写,也立足于文学文化思考其空间表达,这是传统而又历久弥新的研究。本辑设置“南方文化与古代文学研究”“区域文化与抗战文学研究”“区域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区域文化与现代中国文艺”等特色栏目,栏目所载文章或宏观扫描或微观论述,新见迭出,显示了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包容性与生命力。“巴渝学人”“书评”承继上一辑,继续展示巴渝学人风范,并将新成果介绍于学界。如文化2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