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人社会生活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渤海人社会生活研究

郝庆云 周赫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地方史志15.1万字

更新时间:2019-09-20 16:01:33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渤海人社会生活研究》以专题的形式作纵向表述,由浅入深地叙述渤海人社会生活事象的渊源、表象及与唐朝和中华文化的趋同性、“车书本一家”的局面,揭示渤海人社会生活变迁的特征是渐进式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根本性变迁。在关注渤海上层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挖掘中外文献考古资料,尽量揭示当地民众的生活情况,从而展示渤海国的国情民风。
上架时间:2018-03-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郝庆云 周赫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重走”为契机、“新知”为归旨,以人类学视角下的田野考察为方法凭借,展现了行走甘南的考察认知。它试图以田野日志为形式,将参与式观察法、深度访谈法与学理思辨相结合,以揭示“重走”的实践特征,达成获取新发现、新认知和新思辨的意义生产。本书聚焦甘南空间、主体和意义的交互映照,以理性考察和诗意体验为特性,意在凸现真实记录和个体想象、情感体验和学术审视的贯通,并在记录、书写、传播和研究的多维融合中,思
    李晓灵 陈新民历史13.3万字
  • 会员
    本书把商人与近代甘宁青地区社会发展史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以求尽量客观、真实地展现甘宁青社会在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冲击背景下的种种变迁景象,强调商人在近代甘宁青社会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同时,探讨社会变迁对商人自身所带来的影响。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清前中期甘宁青地区的商业发展、商人与近代甘宁青地区主要国内商贸活动、近代甘宁青皮毛出口贸易中的商人群体、商人与社会变迁。在社会变迁视野下,本书运用历史学方法和多
    李晓英历史21.7万字
  • 会员
    本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古代民族与早期国家”,既涉及对东北古族历史地理问题的个案考证,同时也回顾和总结了早期国家起源与形成的相关理论,以及专门梳理了辽西地区早期国家起源研究的现状。中编“考古文化与历史遗迹”,着重以玉礼器、墓葬、城址、聚落、古塔等考古学资料为研究对象,将视野聚焦于东北地区的礼制起源、社会形态、古代建筑和人地关系等问题,并以地方历史遗迹的旅游资源评价为案例对文物的保护与开发途
    王文轶历史16.5万字
  • 会员
    本书将近代北京置放在近代中国大历史的框架之下,截取若干典型事件、现象与文本,通过政治、文化与社会的多维视角透视,交织呈现北京从一座传统帝都到近代城市演进过程中的纷繁画面。具体内容涵括20世纪初期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初步启动、二十年代北京知识群体面对时代更迭时在思想与行动上的选择、国民党新政权建立之后对北京的政治与文化改造、三十年代北平发展路径的新规划、消费空间与城市文化新秩序的构建、抗战时期北平的文化
    王建伟历史23.6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对明清地方志的细读深挖,以及由圣旨、奏疏、笔记、家谱、碑刻诸文献的爬疏,将隐没在文献中、仅有只言片语的记载打捞出来,对州县民众进行了一次酣畅淋漓的群像描绘。本书以关中地区的西岐之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乾隆年间的《岐山县志》等西府地方志为主,兼采其他明清文献档案,由州县之中的典型人物入手,斯文代表的生员、富甲一方的绅商、辛勤稼穑的齐民、坚守贞节的节妇烈女……通过对他们生活与命运的剖析,尝试还原
    王帆历史19.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金代上京路整体视角,系统梳理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首先扼要地介绍了金代上京路设置沿革及行政区划变迁,其次从金代上京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姓氏、家庭及人口等方面展开专题研究,试图揭示金代上京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发展规律,最后论证了金代上京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以期使读者对金代上京路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孙文政历史29.1万字
  • 会员
    该书是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主编,会同文旅、传媒等单位,依托深圳市基层全覆盖调研成果编写而成,着眼于深圳市87个街道,一区一册,全面剖析全市各街道的地理、历史、人文、产业、自然风光等要素,既可以让初次来深的游客对深圳各街道有初步了解,也可以帮居住多年的本地居民补全对居住街道认识。
    本书编委会编历史3.2万字
  • 会员
    本书研究和总结了浙江历史文化村落变迁与发展的历史脉络、社会经济变迁发展的条件、阶段性特征和一般规律,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浙江特色和中国经验,其中重点研究了当前浙江历史文化村落的分布、地域类型、文化特征、文化遗存及经济社会状况,典型历史文化村落的经济社会变迁、历史文化村落的农村产权交易制度、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典型案例和发展规划、中国历史名村变迁对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借鉴意
    李琳琳 吴一鸣 王欣历史22.7万字
  • 会员
    《嵩山学刊》(原名《近现代河南与中国研究》)是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郑州大学近现代河南与中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创始于2013年,目前已出版发行8辑。自第8辑起,刊名变更为《嵩山学刊》,每年出版1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辑为第8辑。设有经济与社会研究、思想与文化研究、政治与军事研究、研究述评和史料评介五个栏目。秉承“以中国的视野审看河南,用河南的事实解读中国,从厚重历史里延续中原文
    吴宏亮主编历史18.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