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性存在(中文版)在线阅读

牛津通识读本:性存在(中文版)

(英国)韦罗妮克·莫捷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社会科学社会学7.9万字

更新时间:2019-01-04 07:24:02 最新章节:索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当今世界中,性无处不在。但它为什么能决定我们究竟是谁呢?是什么塑造了我们的性存在,我们的性存在又是如何塑造了我们?我们对于性的态度因为女性主义、宗教和艾滋病病毒发生了哪些改变?《性存在》这本性学小百科不仅讨论了上述问题,而且探究了性规范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当今围绕性和性存在的主要争议,特别是女性主义、恋童癖、同性恋政治、性教育、优生学等概念。
品牌:译林出版社
译者:刘露
上架时间:2015-08-01 00:00:0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译林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国)韦罗妮克·莫捷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考察日常生活场景实践的生态社会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问题解决视角来设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以保证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具有目标清晰的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结构性、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转接性以及服务成效的累加性。
    童敏社科21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历史资料、地方档案、民间文献、口述历史记忆,对贵州东南部都柳江流域九个侗族村寨构成的传统社会组织自清代中期以来的变迁做了细致而微的考察,并探讨了侗人以关系界定历史的历史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观察并理解这一区域性社会组织内部群体结合的结构性范畴、礼俗规范、人群关系和日常实践,以呈现侗人集体生活的结构化过程。最后,以该地方人群进入现代性情境中与更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系
    孙旭社科32万字
  • 会员
    本书重新评估了“性”在新自由主义社会中的作用。两位作者认为,“性资本”不仅仅能够在性领域获得优势,还可以在金钱、地位和职业领域产生实质利益。书中概述了四类“性资本”,包括“默认”的贞洁、为性工作者所用的“身体剩余价值”、“具身性资本”——性感,以及新兴的“新自由主义的性资本”,进而讨论了性、经济价值与社会不平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以)达娜·卡普兰 (法)伊娃·易洛思社科5.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历史主义研究方式为分析进路,以个体为核心概念,以人的生存境况为分析视角,围绕着个人生活与道德政治进行研究和探讨。书中集中讨论了政治自由、公共生活与世界主义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结。换句话说,本书并非是在抽象的意义上阐释普遍性的“公共生活”,而是坚持认为,人类正处于全球风险之中,国家的疆界在慢慢消解,自我与他者的隔阂也在消除,人类已经变成了同一个命运共同体。
    杨君社科20.3万字
  • 会员
    在贯彻厦门市委市政府倡导的“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战略过程中,海沧区通过社会政策的推进和实践,在城乡一体化、外来人口服务与管理、社区组织培育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各级政府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使“共同缔造”理念变成行动,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推进多元治理和社会福利改革,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建设格局。本书从社会建设和社会政策角度出发,解析海沧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战略和社会政策的践行过程,以期
    单丽卿 李秉勤 梁晨 王晶 房莉杰社科12.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社会保障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视角,在分析中国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供给历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家庭养老资源稀释的情况,系统论述闲置资源、民间资本、健康养老服务等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配置,提出中国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积聚和治理能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郭林社科16.1万字
  • 会员
    本研究建立在一种新拓展的微观历史人口资料——墓志文献的基础上,在此研究中,墓志并非作为简单的辅助资料,而是跃升至研究的中心位置。作者将人口研究与墓志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所搜集的明清上海士人家族墓志为基础,一方面,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士人家族人口的平均死亡年龄、生育子女数、初婚年龄、葬期以及籍贯分布等相关人口学指标;另一方面,运用后现代史学中常见的文本解构方法——深入墓志的撰刻收藏过程中,以揭橥士人
    李宏利社科21.3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大爱之行--全国贫困人群社工服务及能力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理论与实践并重。书中研究团队基于对社工事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的反思,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编中的案例研究的内涵值得其他社工同行在开展研究及项目时借鉴及参考,而“大爱之行”项目实施所积累的经验也可为政府创新社会治理和职能转移提供重要的示范的参考。
    李昺伟 吴耀健 郭思源 陈安娜等社科13.4万字
  • 会员
    本书作为一部聚焦新一代赴美中国留学生的教育社会学著作,有效填补了国内外学者在留学研究领域的空白。作者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以详实的数据和扎实的第一手材料呈现了新一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多样性。本书在国外出版时,得到了多位美国学者的好评,中文版的推出,不仅为国内教育学界提供了丰富的有关留学生的素材,使其对留学生群体的多样性、中美两国教育体系的优势和不足有更直观、更深刻的
    (美)马颖毅社科16万字